鲁网 > 烟台频道 > 精彩专题 > 新闻发布会 > 正文

“十三五”期间 烟台市实现更加充分更加质量的就业

2020-12-23 15:35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12月23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十三五’成就巡礼”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十二场,会上,烟台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姜瑞介绍了烟台市“十三五”时期烟台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情况。

  鲁网12月23日讯(记者 管晓慧 见习记者 刘芳良)12月23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十三五’成就巡礼”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十二场,会上,烟台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姜瑞介绍了烟台市“十三五”时期烟台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情况。

  据了解,“十三五”以来,人社部门认真贯彻烟台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全力推进实施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全面完成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福祉作出了积极贡献。

  坚守民生之本,推动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

  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动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十三五”期间,烟台市新增城镇就业65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12.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2万人;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90%以上,培训城乡劳动者30.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烟台市就业局势保持稳定。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烟台市政府先后出台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行动方案、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意见等10余个文件,围绕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提高就业质量、应对疫情冲击,推出降费减负、援企稳岗、鼓励创业等一揽子高含金量的政策举措,支持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构筑起“十三五”期间稳就业、保居民就业政策体系。强化就业资金保障,市县两级政府将促进就业资金和公共就业机构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支出就业创业政策资金4.9亿元。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提高创业担保贷款额度,降低政策门槛,累计为8584名创业者和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6.9亿元。完善和落实稳岗补贴政策,疫情期间创新实行“免申报发放”,“十三五”累计发放补贴8亿元,惠及3.4万户企业,有力支持了企业稳岗。建立完善失业动态监测、预警和预防调控“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有效防范化解了失业风险。

  大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持续深化创业型城市建设,构建文化引领、平台支撑、能力提升、服务助推“四位一体”的大众创业服务机制,2个县市区、6个乡镇获评省级创业型城市和乡镇。建成各类创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等载体73处,其中,国家级创业平台2家,省级创业示范平台10家,市级创业示范平台16家,累计服务1.6万余人创新创业,培育、孵化创业项目3500个,带动就业13.5万人。其中,服务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180余人,服务创业大学生5984人。开展“创业在烟台”主题宣传,举办创业大赛,选树创业典型,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业氛围。

  统筹重点群体就业。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基层成长、就业见习和“三支一扶”计划,定期举办重点高校毕业生推介会、驻烟高校双选会等专项招聘活动,年均就业高校毕业生4万人,招募“三支一扶”大学生716人,涌现出“全国十大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王辉等基层就业典型。健全4050、低保人员等9类困难人员就业登记和长效援助机制,落实扶持政策,发放社保和岗位补贴1.8亿元,帮扶3.2万人稳定就业,申报援助的269户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扎实开展就业扶贫,分类施策扶持就业,2018年以来帮扶218名法定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就业。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深入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积极推行技能等级企业自主评价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改革。创新培训机制,根据市场需求,发布重点产业培训、一般性培训、劳动者需求和培训机构“四项目录”,推行企业提单、政府列单、劳动者选单、机构接单、财政买单“五单培训”,深化拓展线上职业培训渠道,免费培训24.7万人次,劳动者技能水平显著提升。争取国家新就业形态技能提升培训项目试点,与京东、滴滴签订培训协议,帮助劳动者提升新工作技能,扩大烟台市新就业形态规模。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坚持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两手抓,市县两级均整合成立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定期组织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重点产业招聘会等线上线下服务,年均组织招聘会300余场次,为上万户企业、20万劳动者提供招聘求职服务。今年疫情期间,人社部门第一时间开行“返岗直通车”,通过包车、包机、包专列,为195家企业接回员工2万人,协助富士康、巨涛海洋工程等重点企业招工4.6万人,保障了企业复工达产。推进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建设,牵头制定《公共就业服务中心设施设备要求》等国家标准,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省级试点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探索特色职业指导服务,创立的“韦一工作室”成为国家级首席职业指导室。建立规范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建成北方首个、山东唯一的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连续6年举办中国人力资本论坛,全市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350家,产值超过50亿元,“十三五”期间共为10余万家单位和270万人次提供服务。

  夯实民生之基,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推进制度衔接,稳步提高待遇水平,基本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居民、个体从业者、农民工等群体参保政策。依法开展扩面征缴,建立全面、完整、准确的社会保险业务基础数据库,跟踪分析企业和居民参保情况,加强社保稽核,引导各类单位和符合条件人员长期持续参保,实现源头管理和精准服务。持续推进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在建和新开工项目参保率100%。目前,烟台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180.6万人,在领待遇65.4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17.4万人,在领待遇11.4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91.7万人,在领待遇12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127.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151.2万人,全面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

  社保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深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新老制度平稳衔接,省属驻烟单位参保纳入、非营利民办学校同等待遇试点平稳推进。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推进居民与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坚持“先保后征”原则,规范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贯彻落实《企业年金办法》,新增实施年金制度的企业39家,形成了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完善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制度,为预防失业、促进就业提供了强有力支持。建立健全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将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工作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

  社保待遇稳步提高。连续16年提高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待遇,“十三五”期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增发养老金近800元。建立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城乡居民月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142元,增发87元。建立失业金与最低工资标准挂钩联动机制,发放标准从月最低工资标准的75%提高到90%,启动实施失业补助金制度,为11.9万人发放失业待遇19.6亿元。规范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流程,为5.5万名工伤保障对象发放工伤待遇30亿元。严格执行居民养老扶贫代缴、重度残疾人提前5年享受待遇等社保扶贫政策,烟台市累计为5.2万人次贫困人口代缴社保费526万元,为1100名贫困老年居民按时发放养老金,做到全面覆盖、不漏一人。“十三五”期间,全市按时足额发放各项社保待遇1420亿元。

  基金管理运行平稳有序。严格执行社保基金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核算经办流程,确保各项基金预算落实到位。按照上级部署,实施了企业养老保险省级统收统支制度,做好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运营工作,拓宽保值增值渠道,增强基金保发放支撑能力。通过落实降低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率,调整缴费基数,降低了企业和职工的缴费额度。

  经办服务更加便捷。推进社保征缴体制改革,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缴费实行社保核定、税务征收,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划转税务部门征收。全力推进社保服务“一卡通”,启动签发电子社保卡,全市社保卡持卡人数突破650万。通过实施人事档案和业务档案电子化、启用社保基金电子票据等措施,企业社保开户注销登记,参保人员申报领取养老、工伤、失业待遇等各项服务实现全程网办,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等实行免手续网上办理、业务进度可随时查询,社保经办服务便利度和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


初审编辑:曲成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