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烟台频道 > 区县 > 正文

深翻“责任田”,打好“持久战”!烟台蓬莱区村里集镇党建引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2022-04-14 14:28: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4月14日讯(记者 管晓慧 见习记者 闫晓慧 通讯员 厉智敏)人间四月天,“仙境南花园”山青水碧、草木蔓发。烟台蓬莱艾山脚下,黄水河的溪流蜿蜒成势,与群峰组成一幅隽秀的生态画卷。在画中,机械穿梭、人员奔忙,处处是一番忙碌的景象。村里集镇党委将“党建引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作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积极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参与到整治工作中,并依托技术手段,借助高倍率无人机进行全景式“扫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全域覆盖、没有死角,真正以环境整治成效检验镇村两级党员干部的执行力。

  从全域到纵深:山沟河渠“翻几遍”

  从田间地头到街头巷尾,村里集镇全域“颜值”正在不断“刷新”。在蓬丰路等主干道两侧,清理杂草、栽种绿化苗木工作正有序推进;房前屋后的柴草堆、冷库及店铺周边堆放物、积存多年的垃圾等正持续清理……全镇第一轮整治行动已全面展开,正通过查漏补缺,聚焦“短板”问题,集中力量进行整治,彻底化解环境“顽疾”。

  连日来,村里集镇党委组织机械对河道进行了多次疏通,累计清理淤泥和沉积物5000余立方米,保洁员分段分区,清理漂浮物、沉积物;清理河堤杂草、翻新土层,准备播撒草种,进行绿化美化,达到水质清澈、水流通畅的效果。为提高效率,该镇党委整合多方资源,协调挖掘机、铲车等大型机械20余辆,参与河道沟渠、垃圾堆治理,清理清运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数万方。对于反光膜的治理,该镇始终秉持“零容忍”态度。各村党支部积极动员,党员村民代表划分责任区,村民自行清理自家果园,保洁人员深入地边、山沟、河道,捡拾散落的反光膜,收集、运送到指定地点进行压缩打包。目前,已压缩反光膜600余吨,下步将由回收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理。

  从监管到服务:智慧破解“老大难”

  “柴草堆”一直是困扰整治工作的“老大难”问题,不仅难以清理而且容易反复。考虑到果业发展实际和村民生活需要,村里集镇党委变堵为疏,采购4台破碎机,将整段的树干、成堆的果树枝“肢解”成片段,村民将这些碎枝条打包存放,既满足了烧柴的需要,又节约了存放空间,避免房前屋后出现“柴草堆”的情况。目前,这种方法已在部分村庄进行示范发动,得到了村民的理解和配合。下一步,将在其它村庄推广,预计2个月内“消化”掉全镇柴草堆。同时,积极与外地造纸企业联系洽谈,让果树枝变为造纸原料,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同时,为村民增加收入。

  人居环境整治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也容易触及村民利益,既需要强劲的执行力,又需要灵活的创新力。村里集镇党委转变思路,主动站在群众立场考虑问题,把“监督、整改”化为有温度的“服务”,争取群众理解,推动问题解决。在充分发挥镇党委、政府职能作用的同时,引入市场化机制,与第三方企业合作,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除实现“烧柴大变身”外,该镇正在建立智慧化管理体系,通过无人机巡航、布局监控网络等举措,实现环境污染隐患的实时预警,改变预防工作完全依靠“人”的模式,全面提升监管和处置水平,真正做到“防区化”管理。

  从破局到长效:理清家底“细定责”

  人居环境整治,不仅是一场颜面之争、破局之战,更是一场“持久战”,要注重长效,作为日常工作来抓。此轮整治结束后,村里集镇党委将组织包片干部、村“两委”干部代表,与第三方保洁公司座谈并实地检查验收,以此次彻底整改后的“家底”为标准,与第三方保洁公司确定新一轮合作方案,对管理机制、保洁队伍等进行重新梳理和完善,实现村内垃圾日产日清,以无死角的“严考核”落实长效化的“新机制”。

  严格执行村级“蓝黄红”考核机制,设置环境整治单项奖,每月进行一次“考试”,无人机航拍形成视频“考卷”,在全镇干部大会上相互评比打分、通报,考核结果与村“两委”成员工资待遇、村级运转经费挂钩,激励各村主动整治。通过村“两委”成员、党员、村民代表示范带动,做好日常保洁,逐步形成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参与、人人共治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管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