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1+233”工作体系,烟台这步棋有何深意?

2021-07-23 17:56:00 来源:胶东在线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7月23日讯 近些时日,在山东,烟台市可谓是“焦点”一般的存在。

  7月16日,在刚刚闭幕的第二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山东16地市共签约96个项目,而烟台市独占9个,下半年顺利开局。

  随后,7月17日,烟台市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烟台市委关于构建“1+233”工作体系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

  

  何为“1+233”工作体系?

  即,抓好动能转换、乡村振兴两条工作线,加快中心城区、产业园区、海洋经济示范区“三区”建设,强化民生改善、营商环境、风险防控三项支撑保障。

  那么,为何要制定“1+233”工作体系?

  烟台的目标很明确,要“确保烟台市‘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打好基础、争得先机、蓄足后劲……细化明确今后3年(2021—2023)的阶段目标、工作重点、实施路径、办法举措,动员全市上下提振精神、集中攻坚、接续奋斗,推动省委、省政府‘打头阵、当先锋、上层次’要求落到实处,全力打造更具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

  不难看出,烟台的“1+233” 工作体系,是一次以市情为基础,把脉城市发展的优势与短板,精细化工作方向的积极探索。

  两条工作线,工农城乡良好互动

  作为工业大省,山东是唯一一个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规上工业企业超2.6万家;山东又是农业大省,2020年,山东农业总产值达到10190.6亿元,成为中国首个农业总产值超过万亿元的省份。

  数据彰显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凸显出山东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艰巨。烟台作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三核”之一,其策略至关重要,必然要率先垂范。

  有数据显示,烟台12个省级以上园区贡献了全市约5成的GDP、6成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成以上的外资外贸。如此比例,在全国其他城市中,着实罕见。

  因此,在烟台,县域产业强,则乡村产业强;县域经济振兴,则城市经济振兴。县域经济的高占比,烟台必然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而推动城乡深度融合发展,根本目的是让城市和农村发展成为功能互补、和谐共生的地域共同体。

  在“动能转换”工作线,烟台正谋划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全省率先实现“五年取得突破”目标,并提出“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37%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6%。

  如何行动?《决议》细化出七条措施,涵盖奋力振兴县域经济、大力提升产业能级、梯次培育企业方阵、精准开展“双招双引”、全力推进科技创新、持续强化数字赋能,以及着力推动低碳发展……无论哪一条措施,或契合国家战略,或从城市优势短板着眼谋划,同时又环环相扣,互通互联。

  以“奋力振兴县域经济”为例,烟台曾经创造了与苏南模式、珠三角模式齐名的乡镇企业“胶东模式”,曾有5个县级市进入全国百强县,烟台龙口被誉为“江北第一县”。

  然而,近些年,烟台县域传统产业占比过高、新兴产业支撑不够等问题比较突出,加之激烈的外部竞争,县域经济发展遇到了瓶颈。

  迈入“十四五”,烟台提出经济总量要迈上万亿台阶,正如烟台市市长郑德雁所言,“最大的希望在县域,最大的潜力在县域。”

  今年5月,烟台市召开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了《关于振兴县域经济三年行动方案》,设立10亿元振兴县域经济专项资金,发出了全面振兴县域经济的“动员令”。

  于此,基于县域产业园区经济的分量,烟台研究制定了园区发展三年行动方案,重点推动4个国家级园区提升发展、8个省级园区转型升级、6个省级化工园区聚集发展,坚持一个区市、一个园区、一个主导产业、一个科创平台,推动资源要素向园区汇集,政策措施向园区倾斜,工作力量向园区加强,赋予省级开发区与区市同等经济管理权限,全面开启园区“二次创业”,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值得关注的是,县域经济“二次创业”,其核心就是做大做长产业链,产业链强则产业园区强,产业园区强则县域强。烟台将把产业培育作为重中之重,集中力量打造现代产业链,全面实施“链长制”,实行链长、链主、链办“三链联动”,把产业链建在园区上,做强产业链上的县域经济,提升县域产业核心竞争力。

  

  例如,烟台形成了以海阳核电、蓬莱风电等新能源为主导的能源结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居全省首位。烟台正全面梳理清洁能源产业链,加快构建新能源互联网,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加快推进核能零碳供暖覆盖范围,争创全国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城市,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的“弯道超车”“换道超车”。

  不难看出,园区是产业培育主阵地、改革开放主战场、科技创新主引擎。对于烟台而言,通过壮大县域经济,将动能转换工作线的“七大措施”完美串联,随着县域做强,夯实了“乡村振兴”工作线的经济基础。

  

  “三区”建设,开启全域统筹发展模式

  当烟台推举绿叶、荣昌等为领军企业,以烟台开发区、烟台高新区、烟台牟平区为重点,聚集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垂直生态体系,叫响烟台国际生物药谷品牌,不断加大海洋创新药物研发攻关力度,不断突破海洋功能性食品、制品和化妆品等关键瓶颈,你会理解“三区”建设的深意。

  正如方才提到的城乡融合发展,全域协同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有效途径。《决议》按照陆海、区市一体空间布局,提出烟台中心城区融合发展、产业园区集聚发展、海洋经济示范区创新发展,形成陆海统筹、市县联动、多板块崛起的发展新格局。

  如果说“中心城区融合发展”可以实现老城腾笼换鸟,增量崛起,“产业园区集聚发展”是“二次创业”做强经济基础,两者均为烟台的内在修饰,那么,“海洋经济示范区创新发展”则是为烟台高质量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外部空间。

  烟台因海而生、向海而兴,海洋向来就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烟台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3.86亿吨,位列全国沿海港口第8位,是国内第五大商品车物流贸易港。

  围绕做好“经略海洋”文章,《决议》提出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的海洋产业体系、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海洋创新体系、陆海联动的海洋保护体系。

  “仙境海岸·鲜美烟台”名誉五洲。当海上世界、芝罘仙境、欢乐海湾等一批高端文旅项目焕新了旅游城市的内涵,这里成功举办国际海岸生活节、世界海参产业博览会、2020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全国医养结合工作现场会等特色活动,海洋文旅业产值突破千亿元。

  “十三五”期间,烟台以建设海洋经济强、海洋环境美、海洋管理优的海洋经济大市为目标,凝心聚力加快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至2019年底,烟台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808亿元,位居全省第2位,占到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3.6%,居全国沿海地级市前列。

  海洋的气质,正逐渐突破美的表象,迸发出产业的活力。“经略海洋”,不仅要有广度,更需要深度。

  水产捕捞是渔业最初的本真,作为第一产业,水产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行业,而作为海洋经济大省,在山东全力攻坚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时期,水产业自然是改革的重点领域,现代渔业呼之欲出。

  如今,烟台的现代渔业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这里集中打造了莱州湾、庙岛群岛、四十里湾、丁字湾等4条海洋牧场发展带,至“十三五”末期,烟台拥有省级以上海洋牧场30处,其中国家级14处,占全国的1/8,各类海洋牧场建设面积达到110万亩,产业链产值突破500亿元。

  早在2018年,农业农村部将首场海洋牧场现场会落在烟台召开,海洋牧场“烟台模式”全国推广。自此,构建起海洋牧场“全国看山东,山东看烟台”的新发展格局。

  

  烟台的底气来自于船舶及海工装备基地,其已成为全球四大深水半潜式平台建造基地之一、全国五大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基地之一,国内交付的半潜式钻井平台80%在烟台制造。中集来福士、杰瑞集团、巨涛重工、中柏京鲁船业等骨干企业在国内同行业占据领先地位。

  尤其,中集来福士建造的大国重器“蓝鲸1号”“蓝鲸2号”在南海顺利完成可燃冰试采任务,将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能力带入世界先进行列。

  

  如今,烟台的海洋工程装备与制造、滨海旅游、海洋生物医药和制品等产业产值居全省地级市首位。烟台也先后获批全国首批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城市、全国首批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全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三项支撑保障,稳固发展的前提

  “民心是最大政治、环境是核心优势、安全是头等大事”。《决议》提出突出问题导向、强化系统思维,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固根本,更好地聚民心、优环境、保安全。

  于此,你会读懂,峰会上,为何烟台会受到诸多跨国企业的青睐。1987年,世界500强企业来烟投资的序幕正式拉开。随后,104家世界500强企业陆续来烟台投资设厂,成为跨国企业最密集的城市之一。这是聚民心,保安全前提下,营商环境的反哺之力。

  “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事实上,“保护市场主体”,亦首先要为企业创造优质的营商环境,要进一步营造尊重企业家、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打造支持企业、成全企业家的良好生态,这是烟台的利器。

  面对各个城市“双招双引”竞争的日益白热化,“签约”并不代表终将“落地”。“落地”的本意在于建设用地。这是招商引资得以顺利快速进行的前提,也是稳外资的关键一环。

  今年2月,烟台开发区首宗“标准地”成功挂牌出让,由山东巴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通过“标准地”供地模式,有效解决了企业建设前期手续办理时间长的问题,真正实现了“拿地即开工”。

  所谓“标准地”供地模式,是实现由“项目选土地”到“土地选项目”的根本性转变。针对外资项目、企业反映建设前期手续办理时间长的问题,烟台开发区“两度出击”,探索实施了“带方案出让土地”“项目选址会商机制”“规划建设特派员”等创新举措,率先推出“全链条全周期供地模式”,全力打造“从选址、设计方案到验收全链条服务,从项目洽谈到投产达产全周期监管”的集约节约用地“升级版”。

  截至目前,烟台开发区共出让“标准地”6宗,总面积265亩,有效缩短了企业从拿地到开工的手续办理时间,确保了外资及时到位。

  

  事实上,疫情突袭,疫情防控常态化,外资企业影响相对较大。同时,仅从中国成功的抗疫成果,一些国家既已找到了解题思路:借力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探寻更多的生存空间。

  对于外资企业密集的烟台而言,这是一次机遇,但随之而来的稳外资、稳投资,保护市场主体,任重而道远。

  犹记得,去年疫情突袭时,除了有序的助力复工复产,针对诸多合同受影响无法按期履约。烟台市成立工作专班,联系对接北京律师事务所,建立法律服务微信群,及时为有需要的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并协助企业联系申请办理“与不可抗力相关”的事实性证明,涉及合同金额1117万美元,有效降低了企业损失。

  此外,烟台市全力引导企业创新举措开拓市场。建立并积极参与全省企业供求信息工作群,推动企业更多借力跨境电商平台拓展海外客户承接订单,开拓多元化市场。引导企业及时调整近期贸易促进活动,加大线上会展的参与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烟台,仅烟台开发区就有日、韩资企业近300家,大量日、韩籍员工携家属在此工作,总数超过3万人。

  尤其,后疫情时期,外籍人士往返不便,根据日、韩籍人士反映,辖区缺少专门的对外文化及商务交流场所。稳企先稳家,2020年新建成的中韩、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开始发挥作用。

  烟台开发区商务局在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举办各类文化交流、商务及政策培训活动,邀请区内日资企业员工及家属参加。在中韩烟台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举办各类中韩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打造韩国企业和韩国人之家,先后邀请了300余名韩资企业家、韩籍员工家属到中韩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体验中韩文化特色,让生活在烟台的每一位韩籍人士感受到家的温暖。

  蓝图已经绘就,奋进正当其时。烟台要求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要聚焦“1+233”工作体系,提振精气神、提高执行力,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奋力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来源:胶东在线)

责任编辑:管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