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 烟台起航高质量发展

2020-12-07 15:43:00 来源:水母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2月7日讯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客观的见证者。

  “十三五”时期,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烟台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烟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顺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653.45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783元,均比2010年提前一年实现“两个翻番”目标;三次产业结调整为7.2:41.6:51.2,实现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48.3%,比“十二五”末提高7.2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以内……一系列耀眼的发展数据成为最好的佐证,见证着这座城市新的历史性跨越。

  转型再塑

  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

  加快布局现代化经济体系

  产业是立市之本、兴市之源、强市之基,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过去五年,烟台市抢抓列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三核”之一的重大历史机遇,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高质量发展格局初步成型。2019年“四新”经济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7%;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2.5%。

  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布局调整。万华百万吨乙烯、中国东方航天港、山东宝雅·一汽吉林新能源汽车等标志性、引领性重大工程落地建设。通用东岳汽车新车型、CVT变速器、海尔智慧厨房互联工厂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加速崛起。烟台生物医药产业、先进结构材料产业入选全国首批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居全省首位,新材料、高端化工、海洋牧场、医药健康4个产业集群入选首批省级“雁阵形”产业集群。海洋主要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0.7%,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达到14个,占全国的1/8,海洋牧场总面积105万亩。

  一批龙头企业强势昂起。2019年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省级独角兽企业2家、“专精特新”企业51家、瞪羚企业33家;南山、招金、瑞康等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张裕、冰轮等企业进入各行业品牌价值榜单,烟台荣获“2019中国品牌城市”称号。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五年来,烟台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成效。加快建设重大科创平台。与中科院兰化所合作建设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合作共建环渤海新药创制高等研究院,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合作共建山东苹果·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烟台已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40家,其中国家级109家。2019年全市有22个项目获省科技奖、占全省1/5,6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居全省首位。

  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2019年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额189亿元,居全省第二位。中集“蓝鲸2号”等一批关键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睿创微纳成为全国首批、全省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世界首台4500水马力涡轮压裂车项目实现重大突破,高铁、核电、大飞机、海工装备、生物医药等“大国重器”频现烟台元素。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凸显。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635家,是2016年的2.1倍。今年前三季度,尽管受疫情影响,烟台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依然增长6.9%,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4%,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

  推动高质量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支撑。这五年,尤其是近两年多来,烟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城市功能品质全面提升——龙烟铁路建成运营,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全线铺开,潍烟高铁、莱荣高铁推进速度加快,铁路运营里程突破600公里;蓬栖高速、龙青高速、文莱高速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70公里,居全省第二位;烟台蓬莱国际机场二期、老岚水库开工建设,烟台港西港区一期工程竣工投产;幸福新城、海上世界、芝罘仙境、八角湾中央创新区等九大片区建设全面起势……烟台交通、能源、水源等要素支撑更加有力,中心城市龙头高昂。

  用好“关键一招”以改革为突破口,抢抓自贸区建设机遇,聚力建设新时代改革开放高地改革开放,是烟台最鲜明的城市特征。

  烟台牢牢把握总书记“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开放,不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以改革为突破口。烟台从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和重点领域改起,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进入了历史上改革领域最广、力度最大的新时期,改革呈现出全面展开、全域延伸、全力突破的新格局。

  企业改革树立万华“混改”全国典型。烟台全面推广万华改革发展经验,大力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万华化学集团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和整体上市,成为山东省首家整体上市的国有控制公司,入选全国“双百企业”。

  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全省率先。烟台开发区、招远开发区、龙口开发区、莱州开发区试点任务全部完成,内设机构和员额总数分别压减60%和80%。按照在全省率先铺开、率先见效的目标,目前正全力推进“8+3”非试点园区改革,激发园区发展活力。

  流程再造在全省率先破题。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商事制度改革做法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在全省率先完成政务数据归集,上线运行“烟台一手通”APP,推出1400多个政务服务事项,涵盖医保社保等16个领域。

  投融资改革持续发力。改组成立了蓝天、国丰、财金、水业、轨道交通集团、国有资本运营集团等6个投融资公司,打造集“发展建设、综合管理、资源组织、产业驱动”于一体的城市运营商,推动国有资本良性循环、滚动发展。

  近两年来,烟台累计争取省级以上改革试点389项,其中国家级150项。一批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实现了突破,一批事关长远和全局的重大改革事项走在了全省前列,一批自主改大胆试的改革探索在全国产生了影响。

  改革添活力,开放增动力。五年来,烟台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四园两区”建设初见成效,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获批建设,烟台国际招商产业园全面起势,开发区SK饱和聚酯树脂材料、福山区大唐5G应用产业园、高新区金山湾绿色环保水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签约落地,牟平区丰金生物制药项目一期投入使用。山东中日产业技术研究院落户烟台,中意产业园挂牌成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增长10%以上,一般贸易进出口占全市贸易总额的43%,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长15%。欧亚班列发运86列。“双招双引”成效持续扩大,引进中海油LNG、华为大数据产业园等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55个,实际到位市外资金1385亿元。

  人民至上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持续增进人民福祉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总书记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烟台牢牢把握总书记“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高标准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烟台篇章。

  推进精准脱贫。2018年基本完成脱贫任务,2019年进入巩固提升阶段,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设立48亿元的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创建省市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12个。出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推动苹果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新认证“三品一标”264个,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稳步提升。

  绿山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五年来,烟台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集中开展城市扬尘综合整治,改造燃气锅炉138个,淘汰国二及以下柴油货车3846辆。投资46.4亿元实施66项全域治水工程,获得“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荣誉。渤海区域一二类水质比例达到98.6%。新造和生态修复林地14万亩,昆嵛山生态保护良好,赤松林入选“中国最美森林”。加快建设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长岛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十三五”时期,烟台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维持在75%左右,全面建立涵盖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的制度体系。

  实施全民参保计划。2019年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16.32万人和631.97万人,均提前完成规划目标。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2016至2019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超过5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3.3%以内。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和教育综合改革取得突破,累计投资101.84亿元,建设校舍面积333.79万平方米。卫生健康服务持续加强。每千人拥有职业医师数量2.86人,提前完成规划目标。烟台山医院莱山新院区投入使用,国际肿瘤医学中心主体封顶。拥有各级医疗卫生计生机构5857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4.24万张。

  五年栉风沐雨,五年砥砺奋进。“烟台五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可圈可点,为‘十四五’新的跨越发展蓄积了强大力量。”鲁东大学教授李世泰如此评价。

  历史的指针,指向新的刻度。

  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胜利在望,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即将开启。此时此刻,站在历史交汇点上,展望“十四五”光明前景,烟台正以昂扬的奋斗姿态,努力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来源 水母网)

责任编辑: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