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双拥共建一家亲 并蒂花开新时代

2020-10-21 16:25:00 来源:水母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0月21日讯 军民同心,汇聚制胜伟力;军民合力,共铸钢铁长城。

  烟台是革命老区,有着优良的双拥传统,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

  烟台市委、市政府对双拥工作高度重视,开创“一核多元”双拥工作新局面。烟台是首批十个“全国双拥模范城”之一,并先后9次获此殊荣。今年“八一”前夕,烟台市委书记、烟台警备区党委第一书记张术平在市委常委会议军会议暨县市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党管武装工作述职会议上指出,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军地双方要传承弘扬烟台军政军民团结的优良传统,突出政治引领、聚焦强军目标、加强理念融合,不断在新的起点上开创国防建设和双拥工作新局面。

  赓续红色传统“不歇脚”

  “雷军长”和“小北京”,是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塑造的两位为祖国奉献一生的英雄人物,殊不知,两个人物的原型就是芝罘区成翠双老人的丈夫张志信和儿子张力。

  5月母亲节来临之际,市双拥办来到成翠双老人家中,叮嘱老人好好照顾身体,同时还带来了精心制作的VCR短片,用这种特别的方式为老人送上一份节日的祝福。

  “最后一把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去上战场。”烟台是革命老区,在轰轰烈烈的胶东革命斗争中,胶东军民团结一心、英勇顽强,建立起深厚的鱼水情,孕育了双拥深厚的红色底蕴:源于昆嵛山中国工农红军的胶东游击队,衍生了解放战争时期的四个军,诞生了杨子荣、任常伦等众多战斗英雄,走出了16位上将,50多万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参军入伍,百余万“支前先锋”千里送援,电影《地雷战》《车轮滚滚》,更是战争年代烟台人民拥军支前的真实写照。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和平时期,同守共建、互拥互爱,全市上下串起了个人、家庭、国家的同心圆,演绎出一幅幅感人至深、直抵心灵的暖心图。

  长岛乐园村与某部海防特务连结成共建单位70多年,创下了全国拥军六个第一:第一台拥军彩色电视机、第一台拥军洗衣机、第一台拥军缝纫机、第一台拥军照相机、第一台拥军电脑和第一座拥军楼。双拥模范“兵妈妈”贾平,常年为驻军包水饺,不远千里看望移防官兵,组织22名渔家大嫂成立“渔嫂拥军演出队”常年进军营。崆峒岛村专门印制了“驻军专用票”,官兵和家属凭票免费乘船至今30多年。市慈善义工队伍利用休息时间编排各类紧贴部队实际的文艺节目,每年到驻烟部队巡回演出20多场次。“这帮孩子才多大,背井离乡来到烟台当兵,守卫着祖国,保护着我们,我们的孩子过年过节都能回到父母身边,我就想让他们也感觉在烟台就和在家一样。”市拥军志愿者刘燕说。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拥军支前的感人场景不断涌现。疫情防控吃紧时刻,市委市政府多次安排部署,向驻军提供消毒液、防疫口罩等重要物资。烟台开发区双拥办、福莱山街道办事处以及正海集团工会的相关负责人前往海天花园小区,探望慰问武汉现役军人杨静静家属,送去慰问信和生活物资,帮助解决工作生活问题。莱阳市双拥办启动“战时双拥”机制,主队对接部队在战备训练、防疫物资、军粮蔬菜等方面的需求,想尽办法为部队协调保障医用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解决了燃眉之急。长岛北隍城乡山前村党员邹家冬主动为驻岛部队送上了胡萝卜、西兰花、刀鱼、鲈鱼等蔬菜和海鲜,受到部队官兵一致称赞。

  巍巍高山,铭记着港城人民的拥军情;涛涛海水,诉说着驻烟官兵的爱民心。军地一家、军民情深的感人画面持续涌现,军人“视驻地如故乡”的动人故事不断上演——在抢险救灾任务中打头阵,某海域遭遇特大风暴潮和暴风雨,驻地官兵及时出动人员、车辆,帮助抢收渔船、疏通沟渠。在扶贫工作中扛红旗,海军航空大学与烟台特殊教育学校、SOS国际儿童村共建帮扶30多年,为孩子们捐款、捐衣、捐书,烟台警备区与17个扶贫村结成帮扶对子,开展助学、送医等帮扶活动,驻军某部每年拿出10万元成立“天箭”教育助学金,帮助驻烟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在维护稳定中当先锋,军地建立军警民联防协作机制,扎实开展“共建平安”活动,几年来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1000余次,维护了驻地安全稳定,提升了烟台市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强化制度建设“塑常态”

  走进烟台某驻军部队,记者立刻被设施齐全的健身房所吸引。部队领导介绍,烟台市帮助驻军部队建起健身房、图书室、军营网吧等,极大地丰富了官兵的业余生活,即使是地处偏僻、环境闭塞的“小散远”单位也没有落下。

  烟台是驻军大市、兵员大市。市委、市政府积极为驻军办实事、解难题,将一份份爱洒向绿色军营。

  在烟台,部官兵深切体会到了军人“后代”无忧、个人“后路”不愁、家庭“后院”安稳背后的不懈努力。“我们出台了《关于建立双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沟通协商联络机制的意见》,坚持军营党建日、周联络沟通、月书面交流、季度座谈会商、年联合调研‘五项制度’,确保驻军部队需求第一时间收集、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工作第一时间呈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由如林告诉记者,他们及时更新“办实事解难题”台账,合力将部队的所需所求在平时妥善解决。

  打仗需要什么,支前就保障什么;部队最缺什么,支前就准备什么。在了解到某“夫妻哨”军人的子女今年到了入学年龄后,海阳市教育局想方设法为孩子入学提供便利,根据其意愿争取到了教育质量一流的小学就读。今年以来,全市已为491名义务教育阶段军人子女办理入学、转学手续,63名军人子女享受普通高中降分录取优惠政策,特别是为3名飞行员子女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争取到了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赢得了驻军部队的赞誉。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把事关官兵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固长城、稳军心”的大事要事紧紧抓在手上,全力以赴解决官兵“三后”问题,特别是围绕家属随军随调、子女入托入学等改革调整后的重难点问题。

  “我们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在推进‘畅通工程’的同时,保障‘国防畅通’。”市交通局局长王永杰介绍,随着海防部队信息化装备不断列装,原先部分道路设施已不能满足新的战备要求,接到任务后局里第一时间与相关部队对接,安排专业人员勘探设计,加班加点施工,在最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工程任务,2019年建设国防公路36公里,建设符合国防要求的客滚码头1个,2020年建设8条7.4公里长的国防公路……

  烟台还建立了军地协调机制联席会议、多业态精准服务机制、地方协作支援驻军重大演训活动等10项制度机制,使军地协调制度化常态化。部队将享受一步到位的优质服务保障,不再受各类协调会困扰,练兵备战精力更加集中,同时确保了双拥工作服务战斗力更加规范有序。

  新时代军民“深度融”

  10月7日上午9时,随着汽笛长鸣,渤海轮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斥资4.2亿元建造的亚洲最大豪华客滚船“中华复兴”轮载着600余名旅客、近300辆车缓缓驶离烟台港码头,驶往大连。“中华复兴”轮在成功刷新船舶吨位、装载能力、智能化水平等诸多“亚洲之最”的同时,还按照满足国防动员需要的原则进行多项全新设计,助力我军海上力量投送多样化发展。勇担国防重担,助力强军实践。从“渤海翠珠”轮到“中华复兴”轮,渤海轮渡不断在军地部门的指导下修订设计建造方案,对新建的5艘客滚船进行项目加装、加固、改造,共贯彻了4大类12项国防要求。

  作为中国沿海最早开放城市之一,烟台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大格局中,如何让武装工作搭上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烟台给出的答案是:生产力与战斗力不是相隔的两座山,而像钢琴的“黑白键”,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要两手抓、两手硬。

  从北隍城岛到海阳乳山口,从莱阳丁字湾到龙口黄水河,军民同心,其利断金。眼下,全市上下充分发挥双拥工作优势和作用,不断地创新双拥工作的方式,在精准上下功夫,需要文化送文化,需要科技送科技,需要金融送金融,向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不断推进军民融合——

  烟台市供电公司克服疫情和极端天气三个月不间断全力抢修长岛至大竹山岛海底断裂电缆,为驻岛部队电力“生命线”提供坚强保障;

  开展技术拥军行动,协调513所走进军营为智慧海防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国防动员,为部队减免各项配套费用,全力支持部队停止有偿服务,仅某海域养殖网箱搬迁地方政府就投资近上亿元;

  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注重兼顾国防战备要求,建成可供滚装船和部队登陆舰艇使用的滚装码头30多个;

  建起地上、地下和机动“三位一体”的人防指挥体系,为部队快速获取数据提供了有力保障;

  ……

  爱我人民爱我军——军爱民,民拥军。无日或忘,一枝一叶总关情。迈入新时代,我市创新性提出“一核多元”双拥工作新思路,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核心;紧紧围绕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军队建设大局,构建驻军单位、机关、企业、社区、社会组织等“多层次联动双拥新格局”,拓展政策、法律、文化、技术、岗位进军营等“多角度双拥新思路”,开辟国防教育、典型宣传、党团共建、互办实事等“多业态双拥新路径”,全面开创全方位、立体式、多维度的双拥工作新局面,团结一致、勠力同心,汇聚起奋勇向前的磅礴力量。(来源 水母网)

责任编辑: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