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创新潮如何涌动金海岸?

2019-12-20 19:11:00 来源:胶东在线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2月20日讯 乘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山东烟台从昔日黄海之滨的小渔村,一跃发展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走向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2019年,正值改革开放41年之际,烟台发展的脉动依然蓬勃昂扬:自贸区获批,黄金海岸再成“天选之城”;先后获批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试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如今,烟台正以开放自信、活力迸发的崭新姿态,昂首踏上建设制造业强市、海洋经济大市、宜业宜居宜游城市和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的新征途。

  制造业“独领风骚” ,大国重器频现烟台元素

  步入新时代,烟台工业发展被赋予新命题。

  烟台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体会议明确,要建设制造业强市,必须充分发挥烟台“因工而强”和民族工业发祥地的优势,促进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充满生机,推动制造业由制造向“智造”、由大到强转变,实现制造业全省领先、全国一流、全球知名。到2022年,全市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9万亿元。

  时间跨度到2019,“烟台制造”品牌越擦越亮:玲珑轮胎挺近中国轮胎前3强、世界轮胎20强;冰轮集团以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领军中国制冷业;泰和新材让中国高性能纤维走向世界;东方电子以创新为王,打造转型发展“源动力”;立足全球,绿叶制药500余人致力新药研发;中集来福士“海工巨匠”扶摇直上勇立世界潮头……

  此外,烟台还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持续推动两化融合,培育了24家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34家省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南山铝业、玲珑轮胎等14家企业被认定为山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

  不断刷新的“烟台速度”“烟台高度”让这座海滨城市正快步崛起,成为我国制造业版图上的高地。

  同时,烟台也不忘发力战略性新兴产业。

  9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首批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山东烟台市的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成功入选,获批数量居山东省第一,也是全国少有的几个同时入选两个以上集群的城市。

  “斩获”众多靓丽名片 ,“宜居烟台”实至名归

  烟台这座美丽的东方小城,以其独特的气质,斩获众多城市名片,而烟台所承载的无数光荣与梦想,正是这些名片所赋予。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山东等六个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山东自贸区“靴子”落定,济南、青岛、烟台成为山东自贸区三大片区。区别于其他片区,烟台片区有着鲜明的特色与亮点,烟台片区叠加了中韩产业园,这在全国自贸区中属于唯一一例。

  至此,烟台拥有了自贸新名片。

  11月21日,“仙境海岸 鲜美烟台”城市形象宣传暨招商推介会在厦门举行,这是继福州推介会之后,烟台市在福建省开展城市宣传推介宜居之城、对外招商活动的第二站。南下广州、三亚,北上银川、呼和浩特……为了推介烟台宜居、宜业、宜游良好的城市形象和投资环境,仅烟台市住建系统就已连续举办了14次对外推介。

  随着一场场城市形象推介,“仙境海岸、鲜美烟台”的城市名片愈加闪亮。

  在11月3日,烟台获评“2019美好生活·中国十佳宜居宜业宜游城市”,为山东省唯一上榜地级市。莱州市入选2019美好生活·中国十佳宜居宜业宜游县(市、区),也是山东省唯一上榜的县级市。

  12月13日,《2019中国内地及港澳台100座城市宜居指数排名》调查结果公布,烟台位居100座中国城市总体宜居性排名榜首,成为中国最宜居的城市。此前,在2018年《中国城市避暑旅游研究发展报告》中,烟台第三次荣膺“最佳避暑旅游城市”称号。

  此外,“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全域旅游”等名片,都属于烟台,但在众多名片中,“国际葡萄·葡萄酒城”无疑是最靓丽的一张。

  1987年6月15日,国际葡萄酒局局长罗伯特·丁洛特宣布烟台市为“国际葡萄·葡萄酒城”,并向烟台市颁发了一枚“1987年国际葡萄·葡萄酒年”纪念章。烟台成为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

  正是这一城市殊荣,拉开了烟台葡萄酒产业走上世界舞台的序幕,烟台自身也成为国际葡萄酒行业认识中国的窗口。

  一路向“蓝”, “经略海洋”正立潮头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向海而生、向海图强,立足烟台海洋优势和特色,为“深耕远海”提质加速。

  烟台市委书记张术平认为,海洋是烟台最大的潜力、最大的空间、最大的动能,将以突破发展海工装备制造业、海洋港口、海洋文化旅游业、现代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业等“六个突破”为重点,精心谋划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不断培育壮大海洋经济发展新动能。

  海洋是资源富集的“聚宝盆”,谋划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不断培育壮大海洋经济发展新动能,重点聚焦“六个突破”,成了烟台市新的工作课题。

  据烟台政府部门公布的信息,2019上半年“六个突破”产业产值共1431.7亿元,占全市主要海洋产业产值的80.9%,支柱作用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海工装备制造业成为烟台海洋经济的一大亮点。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船舶及海工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293.4亿元,增长25.7%。芝罘区、开发区、蓬莱市初步形成船舶及海工制造产业集群。

  此外,据市海洋发展与渔业局项目科负责人介绍,目前,烟台建成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23处,其中国家级11处,占全国的1/8,数量全国最多。海洋牧场面积发展到105万亩,约占全市海水养殖面积的2/5。

  烟台正加速推动海洋资源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转变,不断培育壮大海洋经济发展新动能,全力扬起“蓝色”风帆,全速驰向深蓝,努力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

  “潮涌”金海岸,新起点上谋新篇

  改革开放是驶向五洲四海的风帆,塑造了活力迸发的烟台,给金海岸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烟台这座城市,从1984年站在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重大历史节点到2001年烟台加入世贸组织,再到2018年站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最后于2019年成为自贸区。

  进入2019,烟台更是持续发力,狂飙猛进。

  4月,烟台于全省科技奖励大会上捧回多个“第一”,创出“获奖总数占各地市比重、一等奖总数、主导项目占获奖数量比重”三项历史新高;8月,总投资约110亿元的12个项目集中开工,紧扣烟台片区产业发展功能定位;9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首批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获批数量居山东省第一;12月,《2019中国内地及港澳台100座城市宜居指数排名》调查结果公布,山东烟台位居100个大中华城市总体宜居性排名榜首,成为中国最宜居城市。(来源 胶东在线)

责任编辑:孟召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