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出行有所需 渤海轮渡必有应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魏萱)渤海湾客滚运输是连接鲁辽两大经济区的重要海上通道,渤海轮渡拥有16艘大型客货滚船,船舶总吨位43万总吨,总车道线3.4万米,总客位2.3万个,占据渤海湾黄金航线60%以上市场份额,是渤海湾客滚运输骨干企业。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自驾游作为休闲娱乐的方式之一。2023年,渤海轮渡运送旅客近300万人次,运送车辆近80万辆次。然而,在享受便捷的同时,一些特殊车型因安全和技术限制无法顺利过海的问题逐渐凸显。面对这一挑战,渤海轮渡深刻意识到,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肩负起社会责任,满足旅客多元化的出行需求。
为破解群众过海难题,渤海轮渡通过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深度合作,分析现有船舶结构特点,并结合最新的设计理论和技术手段,共同探讨船舶改造方案。经过反复论证,渤海轮渡旗下“渤海金珠”轮和“渤海银珠”轮将进行全面的技术升级与改造,投入渤海湾市场。这一创新举措也获得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认可和支持。
时不我待,即刻行动。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于新建强调,“我们要转变思维模式,打破常规,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优秀传统,树立‘人人做贡献’的理念。”他号召全体员工团结一致,骨干带头、船岸协力,全力以赴打好船舶改造攻坚战。为了节省资金和时间,渤海轮渡有条件、有理由能够独立完成好部分工程改造项目,特别是“渤海银珠”轮进厂改造前有8500多平方米的除锈保养任务。
时间紧、任务重!公司领导亲自上阵、率先垂范。11月4日上午,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于新建带领公司党委委员及主要部门领导来到“渤海银珠”轮慰问一线船员。随后,他们迅速换上工作服,头戴安全帽,拿起除锈工具与船员并肩作战,打锈机、角磨机的声响和敲锈锤的叮咚声交织。虽然铁锈飞溅、尘土飞扬,但轮渡人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这一刻熠熠生辉。
全体船员备受鼓舞,提出了“大干50天,旧貌焕新颜”的响亮口号。陆地机关人员也不甘落后,干劲十足,无论性别、年龄、职务,每个人都纷纷加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除锈大作战。
与此同时,机舱内部的自修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从主辅机部分气缸的自修吊检到机舱常用泵的自修拆检,无论是年轻船员还是经验丰富的老职工,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争取在船舶进厂前尽可能快地完成所有自修项目。这不仅是对个人技能的考验,更是对渤海轮渡团队精神的一次完美诠释。
本次“渤海银珠”轮船员除锈、自修,机关人员登船除锈可节约坞修时间20余天,节约修理资金50余万元。船岸通力协作再次体现了公司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展现了轮渡精神和轮渡力量,进一步发扬了公司节能降耗、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
未来,“渤海金珠”轮和“渤海银珠”轮将以全新的面貌服务于渤海湾航线上,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出行的便利性,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渤海轮渡也将继续秉持“群众出行有所需,渤海轮渡必有应”的理念,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谱写更加辉煌的航海新篇章。
鲁网烟台频道新闻热线:0535-6762110,1859612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