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烟台频道 > 文化 > 正文

烟台黄石湾:打造高能级现代海洋科创湾区

2024-01-04 13:53:24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月4日讯(记者 管晓慧)作为国家级原良种场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依托烟台黄石湾海洋经济区,在全国率先建设现代化海洋种业资源引进中转基地,搭建了集种业研发、引进繁育、陆海中转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构建起海洋种业全链条发展“新路径”,助力建设“海上粮仓”。

  

  经过多年发展,这里已形成了总部基地、创新孵化园、黄石湾海洋经济区“三位一体”发展格局,加速建设“山东省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和全国首批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目前,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山东海洋“蓝鲲号”项目团队、中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中科海洋新兴产业研究院、明石创新(烟台)微纳传感技术研究院等20余个重点项目相继入驻总部基地。

  创建“跨国接力”模式,破解优势种源供给难题

  一颗三文鱼卵,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要成功孵化成鱼苗,最长不能超过三天时间。然而作为跨国引进的生物品种,检验检疫等环节一个也不能少,这对通关速度提出了极高要求。

  针对境外引种过程损耗高、周期长、精准保种能力低等问题,烟台片区创建了“引进中转+活体保存”相结合的跨国引种新路径,建成全国首个同时满足海水、淡水环境,兼具鱼、虾、贝、藻、参等全品类海洋种质资源引进中转隔离场,制定与入境查验流程相衔接的《引进中转业务服务规范》,以及用于育种研发、性状改良等《目录清单外小批量“特许引种”业务申报指南》,保障外来优势品种“无障碍引进中转”,避免进境后需经多地转移才能完成隔离孵化程序的问题。与科研院所共建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水鱼类种质资源,搭建涵盖种质资源引进、亲本保存、新品种研发、良种选育、种苗供给等功能齐备的综合服务平台,为引种保育提供储备空间和技术支撑。

  “中转基地已成功引进来自冰岛、挪威等不同种类的三文鱼卵,鱼卵成活率由67%提升至80%、苗种孵化率由85%提升至98%,实现多国间海洋种质赓续优化。”在参观过程中,工作人员介绍,在搭建起集种业研发、引进繁育、陆海中转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后,可实现水产种质通关检疫与孵化保育“并联”,大幅压缩通关时间,有效提高苗种成活率。目前已有近100万粒优质三文鱼卵实现跨国高效引育,10万尾优质大规格苗种实现黄海冷水团“二次中转”,“海上粮仓”建设取得新成效。

 “南鱼北繁、北繁南养”,构建海洋种业全链条发展“新路径”

  渔跃金沙,种立潮头。种子是农业科技的“芯片”,“蓝色种业”是决定现代渔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来自海南省的热带水产品,通过‘南北接力’,烟台已建立四个育种繁育基地。”在基地展示区,工作人员向媒体行成员们介绍,目前烟台已经保存包括蓝身大斑石斑、云龙石斑等南方当地10多个示范品种,储备亲本1万多条,优势种源的跨区域保存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也为热带水产品种在北方扩繁创造了条件。

  2021年,烟台片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培育“种业芯片”、开拓海洋高端装备等层面深度经略海洋。为此,烟台与海南建立了“南鱼北繁、北繁南养”的水产种苗跨省合作新范式,合作成果入选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集成创新案例,同时被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部际联席会议简报推广。

  目前,海南石斑鱼已在烟台片区实现“育繁推”一体化规模生产,一批企业围绕“陆基渔业养殖”“深远海渔业养殖”“海洋种质资源引进”等相关领域达成合作,中集蓝、经海渔业等北方养殖和装备企业纷纷南下,开拓海南市场。

  

  蓝色海洋,大有可为!依托5家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下一步,烟台片区将继续筑梦深蓝,着力将黄石湾海洋经济区打造成为全国首家以蓝色种业为特色、以海洋科创为引擎、以海洋新兴产业为方向的高能级现代海洋科创湾区。

责任编辑:管晓慧
新闻关键词:海洋烟台引进中转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