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烟台频道 > 文化 > 正文

烟台市红利市场7月底停业搬迁 习惯逛早市的“老烟台”预感“不方便”

2019-07-04 12:13:00 来源:胶东在线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近日,烟渔红利市场内贴出了通知,上面写着:“红利市场将于7月31日停止营业,腾空场地”,并且通知还告知如何对市场里的商户分流安置。这则化整为零的通知直接将这个存在数十年,辐射周边数十公里的地标性事物的红利市场推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买:家门口的公交车直达不了的市场,你还去么

  红利市场的消费群体分为很多类,其中最大的一类是白发族。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凡是公交车能直达的地方,皆有消费群体。18路、3路、6路、50路、47路、17路、11路等公交车从市区的每个站点都能拉到买菜的乘客。早晨上班高峰期的时候,公交车里很多乘客是提着购物车、购物袋的老年人。拥挤不堪的上班族在朋友圈、本地论坛里抱怨,建议买菜的老年人错峰乘车。

  随着公交线的延伸和布局更加合理,黄务、只楚、幸福、北岛,远至高新区、开发区的部分居民甚至能达到每天一趟或者几天一趟,把去红利市场当成逛街一般的营生。“不买也逛逛,在家闲着也没事,和邻居、朋友,或者以前的同事微信喊一声就去了。”“昨天我朋友告诉我,他在红利市场买了三条两斤多的针良,我今天约着他再来市场买几条。”

  快速了解一个城市的方法,就是去逛那里的菜市场,因为菜市场是最能了解一个城市人文的地方,因为这里不但是美食灵魂的源头,也是人间百态的缩影。昨日记者在17路公交车上遇到了两位操着京腔京韵口音的乘客,与之聊天中得知,二人是北京人,在高新区买的房子,随着天气转热,从北京过来避暑。“相比北京,烟台太舒服了,能看到最美丽的风景,享受到最凉爽的夏季,还能吃到最新鲜的海鲜。每隔两三天,我们就去红利市场买一点你们说的海蛎子、扇贝带回去清蒸。发到朋友圈里,北京的朋友羡慕得不得了。”

  烟台市从1988年开始实施市区“菜篮子”工程,30多年来的发展,农贸市场、超市、便利店、街头小市,以及每隔几天就有的市集星罗棋布,基本上每个社区附近都有买菜的地方,甚至卖菜的地方相隔也不远。例如红利市场周边就有北河街市场、新桥市场、西炮台市场等等,可以说卖菜无忧。

  谁也说不清每天有多少人舍弃家门口的市场,而坐公交车一路颠簸直奔红利市场,每天九点左右红利市场水泄不通。其实原因非常简单,无非两个词,一个是便宜,另外一个是新鲜。

  “黑鱼、黄鱼,在烟大市场25元一斤,这里15元一斤,西红柿10块钱4斤、5斤,在烟大市场只能买三斤。至于虾蟹之类的海鲜差价就更大了。”一位烟大市场附近的居民说。

  便宜和新鲜形成了良性循环。价格便宜,购买量大,菜贩、肉贩、海鲜摊补货就快,积压量很少,基本上菜都是新鲜的,菜价便宜又新鲜,谁不来买?

  “五花肉16元一斤,这样的好肉别的市场18元一斤,这个市场卖不上价,等搬迁了,你们就买不到这样便宜的好肉了。”红利市场拐角的一个肉摊摊主吆喝起来。

  卖:期盼能过了八月十五再搬

  熙熙攘攘,皆为利也。

  20世纪初,烟台渔行进入鼎盛时期,中商会审时度势,于1916年在大庙(天后宫)的后海崖渔市码头,建设一座大型渔市场,将分散的渔行集中起来,形成一个集收购、销售、批发、加工一条龙的综合渔市场。当时称“公利市场”,可以说是红利市场的前身。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1995年公利市场被拆除。1998年中国水产烟台海洋渔业公司利用公司所属的海岸渔码头和房屋、场地,办起了烟台红利海鲜市场,至今经营20余年,已成为老烟台“新鲜”的“代名词”。

  但是几次搬迁的传言随着规划布局即将变成事实,近日红利市场内贴出了搬迁分流安置直接为红利市场的存在打了一个红叉,烟台市区地标性的市场即将成为记忆。虽然不情愿接受这个事实,但是许多市场的业户内心里已经知道这个结果很难更改。

  搬是肯定搬,但是分流安置到各个地方,这些老店老摊还去么?

  “我在这个市场干了正好20年,20年前生了女儿就来这儿了,现在女儿正好20岁。”一位在海鲜市场中间位置做海鲜生意的摊主说。“这么些年过来了,老客户早晨直接来我这儿拿货,知道我的海鲜质量,知道我不会多要钱,知道我不会坑他。”

  20年来,大浪淘沙,红利市场的商铺摊贩大多固定下来,卖香蕉的、卖咸鸭蛋的、卖青玉米的、卖鱼馅的、卖石斑鱼的、卖鲍鱼的,你来或者不来,他每天都在那个位置等你。

  这段时间,红利市场周边的名片店铺的生意比往常多了不少,来印名片的有一些是红利市场的老店铺。搬迁在即,前途渺茫,红利市场的老店铺想尽办法留住老客户。每看到一位老客,店主或者摊主便给一张名片:搬哪还不知道,回头找不着打这个电话,干了半辈子买卖不能撂了。还有许多卖家买家都是微信好友,“搬哪去了,朋友圈里告诉大家。”

  不过也有的摊主因此打退堂鼓。“我家在魁玉路,每天4点多来这儿卖肉,搬哪也不如在这儿,既然留不下了我也不打算干了,直接给饭店供货吧。”

  尽管搬迁通知已经明确时间,但是在采访中大多数摊主依然心存希望:再拖一段时间,拖过八月十五;或许这条南北街不动了;或许不去北岛了等等。

  “做海鲜生意,平时就是赚个吃喝,最挣钱的还是两个大节,一个是八月十五,一个是春节,为了准备八月十五的销售,几个月前仓库里都装满了,这一搬迁的话,岂不是泡汤了。春节现在不指望了,八月十五这档买卖别耽误了就好。”

  “北岛那边有海鲜市场,我们去了再跟他们挤?再说了平常来这里买海鲜的老头老太太还会挤公交车去北岛买海鲜?”

  “去北岛还不如去九田,但是我们老板在九田还有个店啊。”

  不过也有人对此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一位卖烧肉的大姐说:“东西好了,到哪不愁卖。”

  从市场头到市场尾,这样的讨论这段时间不绝于耳。

责任编辑:孟召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