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烟台频道 > 健康 > 正文

男子突发心源性猝死,烟台毓璜顶医院多学科接力将其从死亡线拉回

2023-09-05 20:16:23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9月5日讯(记者 管晓慧 见习记者 高方方)30步、40分钟、8分钟、3天……这一连串数字,串起了烟台市民吴先生的“重生”路。事发8月12日凌晨,在家中突发胸痛,吴先生就医时倒在了医院大门外。在已心跳呼吸骤停且出现“濒死心电图”的情况下,烟台毓璜顶医院医护人员坚持抢救,最终急诊科、心内科、心外科重症监护室等多学科通力协作,成功将其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如今,吴先生恢复状况良好,即将出院回家。

图1 荆艳艳(右5)及医护人员收到患者家属送来的感谢锦旗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心脏猝死的总人数每年高达120万例,其中,心源性猝死的抢救存活率不足1%。此次抢救成功既是烟台毓璜顶医院医护人员医者仁心的体现,也是多学科通力协作、诊治流程优化的结果,更是该院危重症心脏疾病患者的综合抢救实力的有力体现。

  超40分钟心肺复苏,男子被从死亡线拉回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是最危重的心血管疾病。其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重,在数分钟内即可发展为心脏呼吸骤停,甚至死亡。日前,家住芝罘区的吴先生就经历了一次生死“惊魂”。

  8月12日凌晨,吴先生突发胸痛,并伴有胸闷、憋气、大汗等症状,家人见状立即将其送往烟台毓璜顶医院。晚12点17分,吴先生在儿子的陪伴下赶到医院,当时他已疼得直不起腰来,最终倒在了距医院大门30步远处。

  “当时我一下就慌了,赶紧跑进急诊科求助,很快医护人员就推着担架跑了出来。”吴先生的儿子回忆说,父亲被送到急诊抢救室时已经没了呼吸和心跳,但医护人员始终没放弃,一直在为父亲进行心肺复苏,整个过程持续了将近40分钟。

图2 刘丰进查看患者病情

  记者从烟台毓璜顶医院急诊科了解到,当晚12点19分,得知有患者倒在急诊通道口西侧不远处,值班医生刘丰进与护士火速跑到现场进行抢救,并同时向心内科发起会诊。当时,吴先生呼吸心跳骤停,已进入休克状态。转入抢救室后,急诊科抢救团队紧急采取电除颤、持续的胸外心脏按压并同步开放气道、建立静脉通道等方式进行抢救。但收效甚微,心电图检查显示吴先生处于临终状态。

  考虑到吴先生还年轻,当晚值班的心内科主任医师荆艳艳始终不愿意放弃,在她的协助和指导下,急诊科抢救团队持续进行了超过40分钟心脏按压。奇迹随之出现,吴先生恢复了窦性心律,并开始出现不自主地挣扎。

  由于当时急诊科重症监护室床位已满,在急诊科主任康海及荆艳艳的协调下,吴先生很快被送到心外科重症监护室。一场生死时速的抢救接力也迅速拉开。

图3 邹广美(左3)在查房

  8分钟急诊手术,“堵心”的血管顺利疏通

  心脏骤停的四分钟内,是猝死的黄金抢救期。四分钟内给予心肺复苏和电除颤,可能有半数患者被救活,错过这四分钟脑组织将发生不可逆损害,超过10分钟,患者的存活几率将大大降低。

  尽管经过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吴先生暂时恢复了心跳和微弱的自主呼吸,但此时仍不具备手术条件。医护人员的坚持给家属带来了莫大的鼓励,不论结果如何,他们都坚定地要求继续救治。“要么就不救,要么就救活”,荆艳艳的态度也给吴先生的儿子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在荆艳艳率领团队制定详细而稳妥的手术方案的同时,为最大程度保护吴先生的脑组织和其他脏器,烟台毓璜顶医院心外科重症监护室主任邹广美及团队也投入到了紧张的救治中。

  “当时患者的血压几乎都测不到,乳酸指标大于10,表明体内合并明显的酸中毒,病情十分危重。”心外科重症监护室值班医生陈旭告诉记者,在以血管活性药物保持血压稳定的同时,心外科重症监护室团队通过药物及物理手段,也对吴先生的大脑、肾脏、肺部进行了有效保护。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吴先生从濒死状态到心脏在药物的持续下可进行收缩,出现了持续新发的ST段抬高,呼吸也在稳步恢复。完善术前检查,最终其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这种情况下,必须通过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PCI)快速开通闭塞的血管,方能有一线生机。

  但此时,吴先生的生命体征并不稳定,手术过程中也无法给予高级的生命支持,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做还是不做?荆艳艳没有犹豫,只要有一线希望,她都愿意尽力一搏。考虑到吴先生的情况,内科急诊团队、心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有效配合,仅用了8分钟就迅速完成了急诊冠脉造影和血运重建手术,彻底为吴先生打通了被堵住的血管。至此,这场生命保卫战已打赢了一半。

  3天的“贴身”守护,男子“捡”回一条命

  手术顺利做完了,吴先生能否成功闯过生死关,仍是未知数。相互协作,共同管理,在烟台毓璜顶医院心内科与心外科重症监护室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吴先生很快迎来了转机。

  术后,没有片刻松懈,邹广美带领团队再次投入到新一轮的生命护航中。一边密切观察吴先生生命体征的变化,一边尝试逐步适量降低血管活性药物,同时还要防止肺炎、肾衰竭、脑损伤等术后并发症,为保证吴先生的生命健康,心外科重症监护室的医护团队24小时不离身,随时准备处理可能出现的状况。功夫不负有心人,术后三天,吴先生终于清醒过来,病情相对平稳,转入了普通病房。

  “能否保持液体平衡,直接关乎术后的恢复与安全。”术后,荆艳艳及团队也没做“甩手掌柜”,而是积极参与到患者每个环节的照护中。考虑到吴先生处于开放气道状态,极易发生感染,荆艳艳积极协调将其转入双人病房,极大的降低了感染风险。捕捉到吴先生术后的情绪变化后,她又联系神经内科、高压氧科等组织多学科会诊,并通过多种方式的治疗及床旁的沟通与疏导,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住院期间,在心内科主任仲琳的带领下,心内科医医疗和护理团队还为吴先生提供细致而精心的医疗护理服务。

  在这样精心的治疗下,吴先生也一天天好转起来。据吴先生的儿子回忆,转入普通病房的第一天,父亲就能开口说话,虽然含混不清也明显无力,但整个人“活”了过来。此后,更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好转,从滔滔不绝地交谈到能下地行走再到恢复进食,父亲整个人的精气神也慢慢回来了。

  更多守护还在继续。针对吴先生血氧饱和度不稳定及情绪变化等情况,烟台毓璜顶医院继续发挥多学科协作的优势,为其提供后续治疗,力求“治好”。

  “没有这些医生护士的努力,我爸早没了。”见证了治疗的全过程,吴先生的儿子和家人对医护人员的付出与努力感激不尽,直言是医护人员的坚持与守护给了父亲“重生”的机会。日前他们将一面写有“医德高尚艺术精,救命之恩永不忘”的锦旗送到了烟台毓璜顶医院心内科,感激医护人员半个多月的生命接力。

  采访中,吴先生的儿子还提到,当晚父亲晕倒后,他忙着跑到急诊科求救,一位在医院陪护的中年男子和一名下夜班的医护人员也曾主动帮忙照顾父亲。“大哥我后来联系上了,但那位好心的女士一直没找到,希望能有机会谢谢人家。”吴先生的儿子不无遗憾地说。

  

责任编辑:管晓慧
新闻关键词:抢救专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