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烟台频道 > 健康 > 正文

烟台毓璜顶医院田行瀚:守住生命最后的防线

2019-07-16 09:41: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2019年,田行瀚获得重症医学研究的顶级奖项“山东省重症医学青年科学家”奖

烟台毓璜项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田行瀚

  鲁网烟台7月16日讯 在烟台毓璜顶医院,有一个特殊的科室,那就是重症医学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ICU。ICU是英语Intensive Care Unit的缩写,翻译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的职能是把多器官功能不全的急危重症病人集中起来,进行强有力的集中救治和全身管理的场所。与其它的科室相比,这里的医生每天都要经历无数的危险和死亡。他们见惯了世间疾苦,更能感知人世的冷暖。

  田行瀚,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纽约州立大学上州医科大学访学1年,烟台毓璜项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兼任山东省医师协会重症急救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兼秘书,山东省医师协会重症创伤分会委员,烟台市重症医学分会委员。2019年获得重症医学研究的顶级奖项“山东省重症医学青年科学家”奖,山东省仅有5名优秀青年学者获奖。

  成使命:守护生命不负众望

  “重症患者就像是徘徊在悬崖边上,重症医学科往往是他们最后的希望,重症医学科医生必须时刻关注他们的病情变化,稍有差池就会跌落深渊。”这是田行瀚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他看来,竭尽全力让患者转危为安,是一名重症医学科医生的责任所在。

  半夜11点,接到科室会诊电话的田行瀚,立即驱车感到现场:一位60多岁的重症患者出现高热、休克和肾脏功能衰竭,如果不及时进行抢救,很可能性命难保。气管插管、心脏按压、人工气囊辅助呼吸......6小时后,患者神志转清醒,生命体征稳定。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

  烟台毓璜顶医院ICU,2018年接诊病人3000余例,多器官衰竭等重症患者达到70%以上。每年行CRRT?(连续肾脏替代疗法)600余例,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40余例,ECMO体外膜肺氧合,PICCO监测......2009年和2018年甲型H1N1流感期间,分别接诊病人20余例、30余例。2017年H7N9禽流感,花农一家收集鸽子粪便感染,毓璜顶医院田行瀚首接治疗。抢救结束后,他就在会议室的凳子上眯到天亮。“不敢回家,一是怕临时有情况赶不回来;二是也怕传染家人。”“您们接诊的时候,不怕被感染么?”“我们无所谓,我们身上都有抗体了哈哈。”“那您坚持的动力是什么?”“是责任”田行瀚淡淡地说。

  出于对患者的责任,他不分昼夜地劳碌奔波,放弃了太多和与家人团聚的时刻;出于对重症医学的责任,他刻苦钻研学术;取得了丰富的研究与应用成果;出于对社会的责任,他一次次亲临救援现场,不顾自身安危,全力解除危机。

  大家总能一大早就看到他精神奕奕的出现在病房查看患者病情,却很少有人知道,为了会诊重症患者,他经常连三餐都顾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没有辜负重症患者的生命重托。多年来,他始终怀着对医学的赤忱之心,在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重科研:千锤百炼精益求精

  对重症医学而言,每一天都在与死神较量,每一个细微的环节都关乎生死。所以,田行瀚对研究工作一丝不苟。

  不管事务多么繁忙,他都要查看每个实验的原始数据、考证实验结果、整理撰写学术论文。每一项研究开始之前,他都要全面掌握国际相关学术动态,反复推敲实验计划、论证实验的可行性。他重视科研与临床的结合,认为对临床无意义的研究就如同没有灵魂,不应为此浪费医疗和社会资源。他主编并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著作一部,发表SCI论文4篇,完成烟台市课题一项。

  对重症患者的治疗上,他对自己要求更是严格。每次制定治疗方案之前,他都和梁亚凤主任商定,力求对患者病情有精准的把握,任何对患者无益的干预都是被禁止的,任何操作都要完全依照流程,为的是确保治疗方案的实施万无一失。病情无小事,生命大于天。

  讲人文:做有温度的好医生

  ICU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在医院里,虽然重症病人仅占极少的一部分,但是对医生的要求却是最高的。这个学科要求重症医学科的医生们要有全面的知识、快速的反应速度,非常具有挑战性。越有挑战,越值得去努力,当一个个危重病人起死回生,成就感也就随之而生。

  成为一名ICU医生后,一个个危急重症患者交到田行瀚的手上,被感责任感、使命感重大,特别是那些生命垂危的孩子、小伙、姑娘,他们对于一个个家庭来说是何等的重要,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让他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始终要求自己,不仅要做一名技术高手,更要有人文情怀,成为有温度的好医生。

  2009年感染甲流H1N1的一个小姑娘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田行瀚既是她的救命恩人,又是她口中敬爱的叔叔。隔离病房和病痛的巨大阴影曾笼罩着这个年轻的生命,田行瀚一直安慰鼓励她振作起来,憧憬美好的未来,而且留了自己的电话给孩子,“觉得不开心了随时让护士阿姨给我打电话”。女孩痊愈后,还和田行瀚一直保持联系,女孩说要把田行瀚当做自己的榜样,好好学习,考上博士,救死扶伤。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只要患者有需要,他就挺身而出,不论寒暑、不分昼夜、不顾体恙,赤忱之心化作对患者无尽的关怀。

  烟台毓璜顶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梁亚凤认为,一名优秀的医生还要有促进同行共同进步的情怀,应尽自己最大努力,推动更多从业者提供更规范的诊疗服务。芝罘医院、牟平中医院、蓬莱中医院......以医联体之“通”,解群众看病之“痛”,田行瀚经常奔走于各兄弟医院,深受基层医生欢迎,同时结合技术培训,将先进的技术下沉到基层医院,带动了基层医院ICU 的整体发展,让更多的重症患者能够得到科学、规范的诊疗服务。

  所有成绩的背后,是无数个不眠的夜晚,是无数次挺身而出救人于水火。田行瀚说,重症医学永远在路上,与生俱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无尽的动力,他将和他的团队砥砺前行,追求卓越,再创新佳绩。(通讯员 李成修 吴佳檑)

责任编辑:孟召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