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烟台频道 > 健康 > 正文

烟台毓璜顶医院重症医学科夏永宏:性命相托 如履薄冰

2019-02-28 13:46: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烟台2月28日讯(记者 管晓慧 通讯员 李成修 李凌峰)Add life to your days, not days to your life.(给你的生命增添动力,而不是给你的生命延长时日。)

  对烟台毓璜顶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夏永宏来说,这是他非常喜欢的一句话。

  从医近30年来,他在重症医学专业领域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临床诊疗技能,成为该领域内当之无愧的专家学者,也带领烟台毓璜顶医院重症医学科不断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

  凭借“对生命无限热爱”的情怀,他在不断专注于医学高深之外,也将“性命相托 如履薄冰”的救死扶伤责任感放在了第一位,不断创造出生命奇迹。

  30岁小伙着凉导致呼吸衰竭

  ECMO技术助力“生死保卫战”

夏永宏(前左二)团队分析患者病情

  2018年12月8日,寒风凛冽,30岁的小邹转入烟台毓璜顶医院急诊科。此前,他因为着凉导致发热、咳嗽、咳痰以致呼吸困难,在当地医院诊治后, 病情一直没有好转 。急诊转入医院 ICU后,医生发现小邹的病情已经迅速恶化, 双肺已经成“白肺”,此时,机械通气条件已经达到极限支持水平。面对患者父母亲以及他刚刚结婚才三月的妻子那痛苦的面容、 期盼的眼神和无言的泪水 , 一场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殊死战斗在ICU打响 。

  “ 我们当即决定首先应对患者进行更积极的生命支持 , 同时寻找一切可能 , 全院甚至外院会诊 , 利用我们支持所赢得的时间,尽快明确原发病病原学诊断与治疗 , 尽一切可能挽救这个年轻的生命。”夏永宏说。经过思量之后,大家认为, 先进的体外膜氧合技术 (ECMO) 维持患者氧合, 是赢得治疗时间的唯一希望 。

  随后,心外、麻醉科相关科室全力配合,在最短时间内给患者床旁放置ECMO,患者氧合迅速改善。很快,二代基因测序明确了患者为7型腺病毒肺炎,在中日医院詹庆元主任会诊指导ECMO的管理及并发症的预防,给予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9天后,患者转危为安。

  据了解,ECMO(体外膜肺氧合)是走出手术室外的体外循环技术,是最后的介入性生命支持手段,面对的是已经处于呼吸或/和循环衰竭状态的患者,是整个抢救过程中最重要生命支持环节。通过ECMO,可使心肺得以充分地休息,为心功能和肺功能的恢复赢得宝贵的时间,它可以代表一个医院,甚至一个地区的危重症急救水平。

  创新使用经鼻高流量氧疗

  七旬老人术后迎来“生之希望”

夏永宏(左四)在查房

  74岁的周先生有50年的吸烟史,因患有胃癌进行了胃的大部切除术,手术后三天,周先生出现了发热、痰粘不易咳出且伴有喘憋,血氧饱和度下降至80%,情急之下转入ICU进行诊治。

  根据既往治疗,医院往往会对这种病人给予无创机械通气,但往往患者不易耐受,也会因为呼吸导致口干,痰液更加粘稠致咳出困难,甚至容易导致腹胀,对刚刚腹部手术的患者很不适宜。但是气管插管有创通气往往需要镇痛镇静,继发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风险增加, 甚至会危及生命。

  权衡利弊之后,夏永宏和他的西区ICU医护团队创新性使用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 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同时辅以其他综合治疗,避免了给患者气管插管而导致一系列并发症,让患者尽早转出了ICU。

  据了解,危重患者拔出气管插管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一部分患者需再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但根据研究表明,再次气管插管的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增高。此外,腹部外科术后常并发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在30%~50%,其中包括低氧性呼吸衰竭,增加围术期患者的死亡率及经济负担。为避免再次气管插管,通常会采用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但这些方法均存在许多不足,输送气体温度湿度不足,输送气流与患者吸气峰值气流导致吸入氧浓度不恒定,口干无法说话及进食甚至鼻周皮肤压红、破溃,腹胀,导致患者不能耐受而停止治疗不得已再次插管。

  近年来,一种新型的氧疗设备治疗急性低氧血症在国外及国内婴幼儿运用疗效得到肯定,在成人领域的应用也在逐年增多,即经鼻高流量氧疗设备,它能提供气流量0~60 L/min;吸入氧浓度可调 21%~100%,温度可调至 37℃,44 mgH2O/L[3-4], 高流量氧疗可产生持续气道正压的效果。经鼻高流量氧疗能通过产生持续气道正压机械性扩张鼻咽部,从而减少吸气阻力;而吸气阻力的降低可进一步减少患者的呼吸做功。

  “经鼻高流量氧疗可明显改善成人腹部外科术后以及全麻术后并发低氧性急性呼吸衰竭,可避免再次插管。该方法在预防或治疗术后呼衰中的效果不亚于无创通气。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改善氧合”夏永宏说。

  快速确诊少见血液疾病

  携13岁男孩“与死神赛跑”

  13岁男孩小强,因发热、咳嗽半月,辗转多家医院诊断不明后被家人送到了烟台毓璜顶医院,进过抗感治疗后,小强的病情始终未见好转,随后更是出现了高热、意识不清、休克、无尿、凝血及肝、肾功能异常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现象,生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将小强被转入ICU抢救。

  为了挽救小强的生命,医院夏永宏和他的西区ICU医护团队果断给患者进行持续血液滤过联合血浆置换的血液净化技术,并积极查找病因,随后确诊为“嗜血细胞综合症”。这是一种有多种细胞因子介导的难以控制的过度炎症反应,很容易漏诊和误诊,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极高。准确判断出疾病后,重症医学科的医生通过血液滤过联合血浆置换的血液净化技术(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CBP),有针对性地对此发病机理的治疗,经过综合治疗,患者完全康复出院。

  “血液净化技术是我们科室的一个法宝,通过这个法宝,已经挽救了无数个生命。”夏永宏说。据了解,血液净化是把患者的血液引出身体外并通过一种净化装置,通过该装置将除去其中某些致病物质,净化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血液净化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该技术可治疗临床各种危重症如大面积烧伤休克、急性中毒、脓毒血症( Sepsis)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急性重症胰腺炎 (SAP)、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严重酸碱电解质紊乱等,是临床上危重症最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

夏永宏(左一)团队研究患者病情

  助推建立快速反应系统

  重症医学是反映医院现代化的标志,以重症医学为中心的院内早期干预使院内患者更安全。夏永宏说,目前,国内各大医院纷纷以重症医学科为中心组织建立院内快速反应系统(Critical care rapid response team,CCRRT)。根据研究发现,很多病人在心脏骤停前,已经出现提示病情恶化的早期症状和体征,例如,70%病人心脏骤停前8小时出现呼吸恶化,60%病人心脏骤停前6小时出现异常症状和体征,仅有25%患者的病情变化通知到医生, 而CCRRT则会降低ICU外的心脏骤停发生率;提高心肺骤停抢救成功率;降低心肺骤停患者住ICU的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ICU转诊之前的心肺骤停发生率;降低术后患者非预期转ICU率;降低住院患者死亡率。保证住院患者更安全!

  院内快速反应小组由医院统一协调管理,成员主要由ICU医生、护士组成,共同制定CCRRT启动标准,协助临床各科室工作人员掌握CCRRT标准,普通病房或术后患者一旦出现病情变化或具有高危因素符合CCRRT启动标准,任何工作人员均可呼叫CCRRT(院内120),尽快转入ICU进一步监护、抢救治疗。

  “这个系统当ICU外住院患者发生有可能引起严重不良事件的病情变化时,病房医护人员呼叫快速反应小组,可早期在患者床旁评估和干预。”夏永宏进一步解释说,快速反应小组(Critical care rapid response team,CCRRT)由ICU医生、ICU护士和/或其他指定人员组成的早期干预小组,对ICU外住院病情变化患者进行早期评估和干预,可减少ICU入住和阻止危重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或促进尽早入住ICU。

  通过RRT,医生接到电话后10分钟内将到场,迅速评估病人,启动急救处置和药物治疗,当然,这并非是替代专科医生和护士接管病人,随后,将与主管医师交流病情和治疗方案,与主管医师商量决定患者是否需转ICU,完成CCRRT记录单和随访。

  人文关怀理解病人需求

  治病目的重在“救人”

  在烟台毓璜顶医院重症医学科,除了大医精诚的专业诊疗外,人文关怀也是科室的亮点之一。从医学的目的与医学的本质出发,医护人员在对病人的医疗过程中,以尊重病人的人格和重视病人的需求为前提,以关爱和友善的态度为特征,以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之建立为标志的执业理念。

  2018年7月,一名14岁的男孩因病住进了ICU,面临一度产生呼吸衰竭的孩子,夏永宏带领医护团队精心呵护,一直和他的父母姐姐交流,包括生活、学习、兴趣爱好等情况,一有时间就和孩子聊天,虽然孩子不说话,但偶尔会有眼神的交流。同时,医生也会告诉孩子父母,让他们多去陪伴孩子,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加上家人先后对孩子给予呼吸支持、血液净化、血浆置换等治疗后,孩子最终顺利出院。

  事后,孩子告诉家里人,虽然长达一个月的时间他的记忆是空白的,但他却依然记得在住院期间,团队的大夫与他握过手,也记得医护人员对他的各种陪伴,每次回诊,孩子都不忘来看望他们,表达谢意。

  “作为医生,要多去思考病人的需求,换位思考体谅病人。”夏永宏说,作为一名重症科室的医生,和普通病房不一样的是,每次抢救一个病人的过程,就仿佛是做了一次科研,不仅需要掌握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大量的资料以做准备。

  医生简介:

烟台毓璜顶医院西区重症医学科主任夏永宏

  夏永宏,男,硕士研究生学历,副主任医师,青岛大学医学院兼职副教授。现任烟台烟台毓璜顶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重症医学科西区主任,具有扎实的重症专业理论基础和娴熟的临床诊疗技能,在危重病人的血液动力学监测、机械通气、多脏器功能衰竭的防治、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及重症感染的防治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和研究经验,熟练掌握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机械通气技术、ECMO、纤维支气管镜技术、脉静脉置管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持续血液净化技术和疾病危重程度评估方法。目前任山东中医药学会第三届急诊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重症感染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普外科学分会第七届营养支持学组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抗感染齐鲁名家讲师团”讲师。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核心期刊3篇,参与获奖科研1项,作为第二申请者获省级科研课题立项1项;第一作者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一部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

责任编辑:孟召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