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 > 烟台频道 > 精彩专题 > 新闻发布会 > 正文

“十三五”期间 烟台市基本建成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020-12-23 15:32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12月23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十三五’成就巡礼”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十一场,会上,烟台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永杰介绍了烟台市“十三五”时期烟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鲁网12月23日讯(记者 管晓慧 见习记者 刘芳良)12月23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十三五’成就巡礼”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十一场,会上,烟台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永杰介绍了烟台市“十三五”时期烟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据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十三五”期间,烟台市交通运输系统紧紧围绕烟台市发展大局,着力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努力打造人民满意交通。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419亿元,其中铁路完成投资104亿元,公路完成投资224亿元,港口完成投资66亿元,机场完成投资12亿元,场站完成投资13亿元,基本建成支撑和服务经济发展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铁路建设加快提速

  经过近五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城际铁路与普速铁路相结合的多层次铁路网。

  潍烟高铁。项目起自潍莱铁路昌邑南站,经潍坊、青岛、烟台市,利用烟荣联络线引入青荣城际烟台南站。全长237公里(烟台境内204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设站昌邑南、平度新河、莱州、招远、龙口市、蓬莱市、大季家、福山南、芝罘、烟台南10座。

  潍烟高铁是烟台市“三重”工作的“重中之重”项目。项目启动以来,省、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多次亲自到济南、北京汇报,推动项目落地落实。2019年2月,项目写进省政府工作报告,步入了全省上下合力推进的重要转折期。2019年4月,国家发改委将项目纳入了“十四五”先期启动实施的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项目名单,同意可于“十三五”开工建设,为项目推进扫清了规划这一最大障碍。2019年11月,确定由济青高铁公司作为项目建设主体。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项目前期工作压茬有序推进,项目可研报告于6月29日获省发改委批复,初步设计于9月7日获省交通运输厅批复。目前,项目已开工建设,正全力推进征地拆迁和工程施工,预计2024年竣工。项目建成后,烟台市北部4个全国百强县、3个国家级园区将实现高铁贯通,同时烟台市的铁路出行也将迈入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时代,烟台中心城区可2小时到达济南、3小时到达北京。

  莱荣高铁。项目起自莱西北站,终至青荣城际荣成站。全长192公里(烟台境内83公里),设莱西北、莱阳丁字湾、海阳、乳山南、威海南海、文登南、荣成7座站点,设计时速350公里。项目可研报告于4月29日获省发改委批复,初步设计于8月31日获省交通运输厅批复。目前,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正全力推进征地拆迁和工程施工,预计2024年竣工。

  大莱龙扩能改造工程。大莱龙铁路位于德龙烟铁路中段,西起潍坊大家洼、东至烟台龙口,全长176公里(烟台市境内长约90公里)。自2018年12月起,启动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计划总投资45亿元,其中烟台段20.1亿元,主要进行全线电气化改造、增加部分站点客运功能、平交改立交等。目前,工程正稳步推进,计划明年竣工。建成后,既能完善北部沿海港口集疏运体系,又将填补北部招远、莱州铁路客运空白,方便沿线群众出行。

  港口建设成效明显

  牢固树立“以港强市”发展理念,推进资源整合,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能力,港口竞争力显著提升。

  港口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对标国内外先进港口,加快大型专业化码头、深水航道和防波堤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6亿元,新建深水泊位25个、千吨级陆岛交通泊位15个,新建扩建航道70公里。西港区40万吨矿石码头、30万吨级原油码头、30万吨级航道投产,芝罘湾港区搬迁稳步推进,西港区、龙口南山LNG码头及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配套码头即将开工建设。

  港口物流体系更加完善。目前,烟台港已成为全国综合运输体系重要枢纽、国家“一带一路”重点建设港口及交通运输部确定的邮轮始发港,拥有西港区、芝罘湾港区等10个港区,其中国家一类开放口岸8个,是全国最大的铝矾土进口港、最大的对非班轮口岸,滚装运输、商品车出口、化肥出口居全国前列。依托西港区40万吨矿石码头,打造“几内亚矿山源头—烟台港西港区—魏桥厂区”铝矾土全程物流链,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典范;依托西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西港区至淄博长输管道和油品仓储设施,打造了西港区至山东西部腹地的油品全程物流链。

  公路建设提档升级

  “十三五”末,烟台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9741公里,其中国省干线公路里程达到2495公里,比“十二五”末增加5.6%,居全省第二;公路密度达到144.58公里/百平方公里,比“十二五”末增长4.77%;高速公路里程达到670公里,比“十二五”末增加29.4%,居全省第三。烟台市形成了以沈海高速、荣乌高速、威青高速、烟海高速、蓬栖高速、龙青高速、文莱高速、三条疏港高速和国道204烟沪线、国道228丹东线为主骨架,“四好农村路”为补充的高等级公路网。

  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优化供给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化公共交通体制改革,实施体验升级工程,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交通服务。截至目前,烟台市公交车辆达到3987辆,线路达到411条,分别比“十二五”末增长40%和65%;万人拥有公交车达到15标台/万人,市民出行公共汽车分担率达20.6%。

  升级公交设施。投资1.4亿元,建设启用了烟台牟平旅游换乘中心、福山西综合交通枢纽、开发区八角公交枢纽和锦绣公交场站4处大型公交场站,新增场站面积5.77万平方米;投资6245余万元,改造建设公交站亭262处、港湾式公交站点125处,并同步加装智能电子站牌262座,市民乘车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升级公交线网。广泛征集市民意见,结合公交线网规划和城市发展等要素,及时调整优化公交线路。烟台市区累计新增、优化公交线路141条,其中新增公交线路42条,新增公交运营里程1200余公里,跨区线路为骨干、区内线路为基础的烟台市区公交线网更加完善。发展特色公交,陆续开通旅游公交、夜间公交以及微循环公交线路25条;开发定制公交服务平台,开通定制公交线路17条。

  升级公交运力。更新、新增新能源公交车近千辆,其中大容量空调公交车300辆。新建公交充电桩316座,总量达358座,保障新能源公交车用电。

  升级服务能力。改革市区公交管理体制,将烟台市区原有3家国有公交企业整合为市公交集团统一管理,形成烟台市区公交“一个管理运营团队”格局。改革公交票制票价,烟台市区常规公交线路全部实行“一元一票制”,烟台市成为全国第二个推行“一元公交”的城市。开通烟台至栖霞城际公交,完成县域10条线路公交化改造。推进公交便捷支付,市区170条线路、2250余辆公交全部实现移动支付,提升市民出行便捷度。

  面向“十四五”,烟台市将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继续把交通设施建设作为提升城市能级、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高点定位,加压奋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全方位升级提速,着力打造人民满意交通,为全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当好先行,提供有力支撑。


初审编辑:曲成果
分享到: